第一件事,上一篇文章有個讀者給了我關於 FB 的意見,我覺得很不錯,決定採納。
可是你沒有用 pixnet 帳號我找不到你啊!! 請那位讀者看到後告知我可以用什麼方式聯絡,謝謝謝謝。

第二件事,是這篇文章的正題,錄音相關的技術有很多人私下問我,要買什麼麥克風啦、降噪要怎麼做啦。雖然因為我很懶,做出來的成果不怎麼好,理論方面還是可以講出些一二來。不過請不要把我的成品當成參考就是了~

這篇文章只提供大綱,至於每個步驟要怎麼去實現,不同的軟體硬體網上有很多教程請自行 google 囉。

麥克風的選擇



先聽我一句,不管你怎麼在後製下苦工,能提高的音質都有限,想省時間的話,一定要捨得花錢買個好麥克風。

不要相信光華商場那些幾百塊錢麥克風的包裝怎麼摽榜高降噪,幾百塊價位的麥克風都一個樣:爛。要達到錄音室水準,你最少需要投資三張小朋友。這是最少,如果你希望聲音聽起來跟 DJ 一樣悅耳,六七張都不算多。

至於要買哪種麥克風?卡拉 OK 或主持人用的動圈式麥克風可以嗎?只要合用,當然沒什麼可以,實際上動圈式的聲音比較柔潤,最適合用來收錄人聲,不過那種麥克風通常沒有適合電腦的端口,你需要另外買個轉接頭,或是麥克風介面。


USBPre Microphone Interface for Computer Audio

麥克風介面本身就價格不菲了,所以我從來不建議業餘的電腦錄音設備採用動圈式,有一些大廠牌如 Blue 它們有專做中低階的 USB 麥克風,例如我自己購買的 Blue Snowball,價位在 $3600~4000 之間,電容式,含單一指向性和全指向性模式,是不錯的業餘錄音者選擇。

什麼是單一指向性、全指向性?

大部份的爛麥克風都是全指向性,意思是它錄音時對於全角度的靈敏性是相同的,什麼亂七八糟的噪音,像是你爸在隔壁房間沖馬桶的聲音都會錄進去。

單一指向只接收來自麥克風前方的聲音,演講者拿的手持麥克風或專業攝影機常配備的 Shotgun(槍型麥克風)就是這一類別。

動圈式和電容式有什麼區別?

動圈式麥克風因為含有線圈和磁鐵,不像電容式麥克風輕便,靈敏度較低,高低頻響應表現較差。優點是價格較便宜,聲音較為柔潤,適合用來收錄人聲。

電容式麥克風靈敏度較高,常用於高品質的錄音,像是吉他彈奏、複雜的環境音,都常用電容式麥克風。


除了評論#6 以外,我的作品都是用 iPhone 的電話麥克風來錄的,電話麥克風的缺點就是通常偏高頻,低頻的聲音收不到,所以聲音聽起來會有點不夠渾厚、粗糙的感覺。這點可不可以通過後製改進?可以,但是有限,怎麼在有限程度內改進,我們在文章的後面會談。

iPhone 麥配合 Mac 電腦的好處是它自帶很厲害的降噪,所以我錄好的音訊幾乎完全不用降噪,只要稍微調 EQ 就可以用了。

但是除了買一把好麥克風、調 EQ、降噪以外,很多業餘錄音者常常忽略一個最重要的問題……


後製和音量控制

本篇文章選用 Mac 系統上 Soundtrack Pro 做示範

1. 絕對不要噴麥克風

如果你用的是爛麥克風,讀到爆破音的時候難免爆麥,沒有聽眾喜歡聽你爆麥。爆麥會在聲音波形裡造成瞬間飆高,一旦爆麥沒有軟體可以救得了,不過這種情況完全可以通過人為的技巧避免。我採用的方法是,把麥克風放在側邊來錄,避免直接把氣流吐上去,並且在讀爆破音時會特別注意控制音量。

2. 不要把呼氣、哈氣的聲音錄進去

呼吸的聲音跟爆麥一樣會令觀眾反感,所以也要竭力避免。但是,人總是要呼吸的啊,尤其像我念口白念得這麼快,難道完全沒換氣?

我當然有換氣,而且換氣的聲音其實被錄下來了,可是在混音前,我會一秒鐘、一秒鐘的認真檢查,把自己的呼吸聲刪掉



如上圖所示,我把口白過程中所有細微的換氣聲音都直接刪除,所以觀眾聽到我念口白就像是完全不換氣。其實哪有人能做到這樣啊,科科科科...

3. 手動降噪



大多數音訊加工軟體都會提供降噪濾鏡,我是主張這功能要小心點用,不然聲音會變得很不自然。通常,寧可使用兩次的輕微降噪,也不要使用一次的過度降噪,據我自己的實驗是前者的效果比較好...

另外如果你用的是 3000 元以上價位的單一指向性麥克風,則基本不需要用到降噪。

4. EQ 調節

EQ 調節有很多妙用,可以過濾掉高頻或低頻的環境噪音,調得好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改變人聲的音質。

這邊有一篇關於樂器調整 EQ 不同頻段的說明我也不知道精確度多少不過勉強參考啦:

50hz,這是我們常用的最低頻段,這個頻段就是你在的廳外聽到的強勁的地鼓聲的最重要的頻段,也是能夠讓人為之起舞的頻點。通過對它適當的提升,你將得到令人振奮的地鼓聲音。但是,一定要將人聲裡面所有的50hz左右的聲音都切掉,因為那一定是噴麥的聲音。

70~100hz,這是我們獲得渾厚有力的BASS的必要頻點,同時,也是需要將人聲切除的頻點。記住,BASS和地鼓不要提升相同的頻點,否則地鼓會被掩沒掉的。

200~400hz,這個頻段有如下幾個主要用途,首先是軍鼓的木質感聲音頻段;其次,這是消除人聲髒的感覺的頻段;第三,對於吉它,提升這個頻段將會使聲音變的溫暖;第四、對於察和PERCUSSION,衰減這個頻段可以增加他們的清脆感。其中,在250hz這個頻點,對地鼓作適當的增益,可以使地鼓聽起來不那麼沉重,很多清流行音樂中這樣使用。

400~800hz,調整這個頻段,可以獲得更加清晰的BASS,並且可以使通鼓變得更加溫暖。另外,通過增益或衰減這個頻段內的某些頻點,可以調整吉它音色的薄厚程度。

800~1khz,這個頻段可以用來調整人聲的「結實」程度,或者用於增強地鼓的敲擊感,比較適用與舞曲的地鼓。

1k~3khz,這個頻段是一個「堅硬」的頻段。其中,1.5k~2.5k的提升可以增加吉它或BASS的「鋒利」的感覺;在2~3k略作衰減,將會使人聲變得更加平滑、流暢,否則,有些人的聲音聽起來唱歌象打架,你可以利用這樣的處理來平息演唱者的怒氣!反過來,在這個頻段進行提升也會增加人聲或者鋼琴的鋒利程度。呵呵。總的來說,這個頻段通常被成為噪聲頻段,太多的話,會使整個音樂亂成一團,但在某種樂器上適當的使用,會使這種樂器脫穎而出。

3k~6khz,聲音在3k的時候,還是堅硬的,那麼,不用我說,大家也知道該作什麼了吧。至於6k,提升這個頻點可以提升人聲的清晰度,或者讓吉它的聲音更華麗。

6k~10khz,這個頻段可以增加聲音的「甜美」感覺。並且增加聲音的空氣感,呼吸感。並可增加吉它的清脆聲音(但要注意,一定不要過量使用)。PERCUSSION、軍鼓和大察都可以在這個頻段裡得到聲音的美化。並且,絃樂和某些的合成器綜合音色,可以在這個頻段得到聲音的「刀刃」的感覺(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樣的聲音)。

10k~16khz,提升這個頻段會使人聲更加華麗,並且能夠提升大察和PERCUSSION的最尖的那個部分。但是,需要注意的是,你一定要首先確認這個頻段內是有聲音存在的,否則的話,你所增加的肯定是噪聲。呵呵。



總體而言,人聲在 400-1.2k 之間,男女的頻段也是不同的,所以如果你有留意 audio editor 的 presets 就會發現,男女有不同的 presets。

囧星人的聲音比較中性,處理起來不能光用 presets,通常我把中間段的地方壓下去,高和低頻的部份再拉起來,如下圖:



不過自從用了好貴的麥克風以後,感覺音質還原得還不錯,我就沒有再費心去調整啦!


5. 音量壓縮

這裡!是最重要的部份!

特別注意,就算你用一把垃圾麥克風、亂噴麥也好、聲音跟人妖一樣也好,也絕對不能忘記做這一步!

剛錄完的音訊,音量可能過大或過小,也有忽大、忽小聲的問題,你一定要記得用 compressor 去把音量弄平均,而且確保全段音訊絕對不要超過 0db(最簡單的辨識方法就是 Metre 那邊有沒有紅色)。

超過 0db 的波形會被切斷,變成嘶嘶的雜音,絕對不能讓這種波形存在。



如上圖,一邊把 Gain 往上提,把人聲提到遊走於 -15db~0db 的狀態(可以一邊調整,一邊監視自己的聲音),一邊減少 Compressor Threshold 的數值,就像是把波形給壓平,使它分佈得更平均。但也要同時注意,如果 Threshold 太小有可能把噪音擴大。

用爛麥就算了,如果你沒有用 compressor 去控制整體音量,只能說明你非常不專業,成品聽起來有多恐怖我就不說了。




6. 再檢查一次

做到這,你差不多也該聽自己的聲音聽到想吐了,不要著急,最後起碼還要再檢查一次。套用 Render 以後,從頭到尾聽一遍,確認音量 OK、EQ OK、噪音處理 OK,你的人聲處理終於完成了。



不過... 我們還沒開始混音啊!(大哭)

背景音樂、音效在旁邊苦候已久,我們在下一篇才要學習怎樣把這些東西搞在一起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inta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